資訊轉載:奧運選手瘋拔罐,安全嗎?有效嗎?拔罐前你應該要知道的事!

 

中醫最佳代言人 飛魚:拔罐真的很有效

 

  如福斯體育(Fox Sports)等知名媒體報導,美國奧運代表隊包括知名泳將,「飛魚」菲爾普斯(Michael Phelps)在內的數名選手,在奧運比賽期間持續接受「拔罐」處置以改善他們的疼痛與肌肉疲勞。其中體操隊的Alex Naddour更直言:「這就是我過去這一年來能保持健康的秘密,比起我在其他東西上花的錢都來得有效!」「我們的身體在長時間訓練後都會受到些傷害,而這是我接受過最棒的處置,他幫我緩解了非常多的疼痛。」

  更有意思的是,在這些相關報導中除了菲爾普斯在本次奧運比賽現場中的照片之外,還有其他選手們Instagram上的日常照。例如前奧運美國隊游泳選手Natalie Coughin就秀出她在胸口、肩膀拔罐的畫面。似乎連在Instagram上秀出拔罐的照片也變成了一股運動員之間小流行。

「飛魚」菲爾普斯照片/圖片來源-2016/08/16自由時報電子新聞 
 

拔罐,這個在台灣的你我都還算熟悉的中醫傳統處置,到底有沒有效?又是為什麼有效?有沒有什麼風險或禁忌?

研究證明能降低疼痛、改善肌肉關節生理功能、提升生活品質

要回答拔罐有沒有效,以患者的主觀感受來說,幾位美國隊運動選手已經是非常好的代言人。至於醫學研究呢?我們可以用在常用醫學資料庫PubMed搜尋到的這篇台灣慈濟大學團隊的文章來說明。這篇文章是2016年的五月份發表在《實證補充與替代醫學(eCAM, 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ive Medicine)》這本期刊上的隨機對照實驗。在這個研究中,該團隊針對62名慢性頸肩痛的受試者進行研究,得到的結果是實驗組的疼痛指數(VAS)相較於對照組顯著下降,以上是短期的效果。

長期方面,一個德國團隊2013年發表在《補充醫學研究(Forschende Komplementärmedizin)》的文章,在133名苦於慢性頸痛的患者中成功追蹤了82位,兩年下來得到了
長期來說拔罐對於疼痛本身沒有顯著效益,但能有意義地提升頸部生理功能以及生活品質的結論。

除了上面這兩篇針對頸肩痛的文章之外,在網路搜尋多篇發表在超過5本不同期刊的研究中,有包括以色列、伊朗、中國、台灣、德國、烏克蘭……等國家,對於拔罐相關療法(含火罐、真空罐、放血拔罐)在下背痛、腕隧道症候群、膝退化性關節炎、產後會陰疼痛、帶狀皰疹……等病症的控制與治療上有正面的評價。

暫時阻斷痛覺、改善肌肉關節緊繃僵硬,有機會促進循環幫助修復

上面這些研究雖然可以顯示拔罐對於疼痛控制、提升關節與肌肉的生體功能、改善生活品質有某種程度的效果,然而「拔罐為什麼有效」依舊是個還比較沒有定論的問題。

一般認為因為拔罐後能放鬆局部的肌肉、筋膜,因此能改善因慢性肌肉緊繃僵硬所造成的疼痛與關節活動障礙。此外,拔罐本身對於體表的輕中度刺激,可能可以透過阻斷痛覺的神經傳導,短期內達到疼痛控制的效果

至於所謂的「促進循環,幫助代謝與修復」方面,個人認為這樣的說法有點模糊。所謂的促進循環,一般來說指的是透過一定範圍的血液循環加速,讓血液為患部帶來養分、帶走廢物,這樣的效果其實最常見的就是「適度的」發炎反應。拔罐能帶來這樣的反應嗎?

適度的發炎通常伴隨著周邊循環的加速,以及隨之而來的局部紅、熱。在拔罐後的局部皮膚,我們可以看到程度不等的泛紅和腫脹。同時,透過儀器量測也能夠明顯紀錄到拔罐區域周邊體表溫度的上升,包括前面提到的慈濟大學以及其他團隊的研究都證明了這點。這些紅、腫、熱都是血液往局部聚集的反應,理論上類似適度的發炎反應,可以促進局部的代謝與修復,但是都需要更進一步的研究證明

同時,我們都知道若是發炎反應過度,反而會造成循環不良和比較嚴重的腫痛,如何將發炎反應控制在適當的範圍,一直都是我們的身體在受傷時會面臨的問題。有操作過拔罐的醫師都清楚,過度的拔罐帶來的就像是「過度的發炎腫痛」,但如何控制目前沒有一定的準則,操作標準的建立以及相關研究也是拔罐這個技術要發展下去需要解決的問題

安全性高,有機會幫助改善疼痛,筋骨傷害可考慮配合治療

我們可以知道基本上拔罐能夠改善疼痛(至少在短期內),中長期可以改善肌肉關節的生理功能、提升相關生活品質。它的原理主要在於能夠放鬆、舒緩肌肉筋膜,改善肌肉關節的活動度,同時可以暫時阻斷、抑制疼痛,且有可能透過改善循環促進局部修復,但需要進一步的研究確認。在安全性上來說,最常見的問題是燙傷,但正常操作下燙傷程度所造成的傷害是可自然修復的、暫時性的。嚴重的傷害基本上可歸因於嚴重的失誤以及不當的操作部位或不專業、不熟練的技術,而這些是可以盡量避免的。

建議台灣的體育選手或一般民眾若碰到一些運動傷害或其他肌肉骨骼的疼痛,可以考慮拔罐這個大致上來說安全且可能對你有幫助的治療手段


資料來源及摘錄:聯新國際醫院 王凱平醫師Dr.KP網頁  
https://www.dr-kp.com/2016/344